超微量分光光度计、蛋白纯化系统、核酸蛋白检测仪、紫外分析仪、凝胶成像分析系统、化学发光成像分析系统、切胶仪、自动部分收集器、梯度混合仪、恒流泵、蠕动泵、光化学反应仪、馏分收集器

技术文章

核酸蛋白分析仪使用全流程详解

核酸蛋白分析仪在生物化学、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,准确掌握其使用方法是获得可靠实验数据的关键。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使用全流程。
1.实验前准备
开启仪器电源,让设备预热 15 - 30 分钟,稳定内部光学和电子元件性能。检查仪器配件,如比色皿是否洁净、有无破损,确保光路畅通无阻。同时,准备好所需的缓冲液、标准品和待测样品,样品要充分溶解、均匀混合,避免出现沉淀或杂质,影响检测结果。
2.参数设置
依据检测目标,在仪器操作界面设置关键参数。若检测核酸,常用波长为 260nm 和 280nm;检测蛋白则多在 280nm。设置合适的积分时间,一般短积分时间适用于高浓度样品,长积分时间则用于低浓度样品,以平衡检测速度与精度。另外,根据样品预估浓度范围,设定吸光度量程,防止数据溢出或检测不准确。
3.校准与空白测量
使用标准缓冲液进行空白测量,校准仪器零点,消除背景干扰。将比色皿注满缓冲液,小心放入样品池,关闭样品池盖,点击 “测量空白” 按钮,仪器自动记录背景吸光度。随后,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进行校准,建立吸光度与浓度的标准曲线,确保测量准确性。
4.样品测量
用移液器吸取适量待测样品注入干净的比色皿,避免产生气泡。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池,关闭池盖,点击 “测量样品”。测量完成后,及时取出比色皿,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晾干,以备下次使用。仪器会根据标准曲线自动计算样品浓度并显示结果,若结果异常,需重新检查样品和测量过程。

核酸蛋白分析仪操作步骤虽多,但只要严格按照流程,做好每一步准备和操作,就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,助力科研工作顺利开展。
在线客服

微信公众号